我要参赛
清华思客
清华思客 | 李成旺: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改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改造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


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是近些年来学界持续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费尔巴哈论》)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在于“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但长期以来,学界更多关注的是恩格斯在该著中对哲学基本问题以及黑格尔哲学所存在的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等相关内容的论述,反而对恩格斯是如何论证上述重要论断,该论断背后所指认的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以及恩格斯是如何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超越等重要问题的探讨,则着墨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的深入理解。因此,从文本出发重新回应上述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图片

01

传统形而上学的发展历程

与黑格尔哲学的两面性


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来源,是把握其理论实质的首要环节。就此而言,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黑格尔学派分裂过程中所产生的“唯一的真正结出果实的派别”,并进一步指出黑格尔哲学的思维范式就表现为“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众所周知,“逻辑在先”是占据传统西方哲学发展主导地位的形而上学的重要特征,黑格尔哲学则是传统形而上学(此处仅取该词的存在论含义——作者注)发展到其思想顶峰的标志,而黑格尔哲学的分裂又构成传统形而上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只有揭示传统形而上学的发展历程,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如何批判性地改造黑格尔概念辩证法,也即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思维范式并由此真正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路径和过程,我们才能更为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实质。


形而上学主要研究存在本身也即“存在的存在”( being qua being),从13世纪开始,作为书名的“形而上学”概念在西方哲学史上被用作哲学名词或哲学的别称,到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还明确指出“对在本身的追问”构成哲学(形而上学)的主导问题。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在西方哲学诞生之初就已经萌芽,在柏拉图理念论中被加以规范并定型,其实质则体现为上述恩格斯所指出的“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思维方式。海德格尔概括了以柏拉图理念论为代表的传统西方形而上学的特点:其一,本质主义。它把现象与本质相分离,认为现象是假相,真相存在于现象背后的理念世界之中,进入理念领域才能把握真理。其二,实体性思维。追寻最高的理念,寻找事物存在或运动的最后依据(实体),构成哲学(形而上学)的最高目的。


奠基于古希腊哲学繁荣时期的形而上学思维范式,历经中世纪神学形而上学阶段以及近代理性独立阶段,在黑格尔哲学中以体系哲学的形式达到其集大成状态。黑格尔哲学认为以往的形而上学在把握“绝对”时往往停留在“表象、直观方式内的概念”,而没有从“纯粹概念”出发,而只有从“哲学是以思想、范畴代替表象,或更确切地说,是以概念代替表象”这一哲学观出发,通过对“纯粹理念的运动规律”、“他在的或异在的理念”以及“理念由他在返回到自身”的系统研究,自觉地探讨绝对理念从最具普遍性的概念开始,经过自身的矛盾发展又回到自身的过程,才能以其概念辩证法为人们把握绝对、实现自由提供终极真理。


黑格尔概念辩证法的思想史地位突出表现在:第一,作为黑格尔哲学研究对象的纯粹概念,超越了柏拉图式的包含“感性杂质”的理念,以及康德哲学中仅有的十二个主观的概念,被赋予了客观的意义;第二,弥补了古希腊知识论哲学传统中意志维度、特别是自我意识维度缺失的不足;第三,避免了康德哲学仅仅通过先验理性能力来把握绝对,因而存在历史生成维度缺失的局限;第四,消解了康德哲学现象与物自体相分离、范畴与经验相分离的局限;第五,弥补了费希特以“绝对自我”取代康德的“物自体”去寻求大千世界的存在依据,以及谢林通过“诗”的形式来把握绝对的理论局限。

图片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黑格尔通过概念辩证法试图实现思想与现实、概念与事物的绝对统一,将传统形而上学的“逻辑范畴的预先存在”思维发展到了顶峰,既具有思想史上的进步意义,也必然蕴含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黑格尔基于概念辩证法所建构的体系化哲学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黑格尔认为真理是一个过程,是只能无限趋近而不可最终达到的过程,“彻底否定了关于人的思维和行动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由此它在历史领域表现为,认为人类历史“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结束;完美的社会、完美的‘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存在的东西;相反,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


第二个方面,黑格尔哲学中必然存在体系和方法之间的内在矛盾。在其哲学体系中特别是在《逻辑学》中,他把绝对观念既作为起点,也作为终点,认为绝对观念经过“以抽象思维要素存在的理念”辩证运动,以及这一运动外化为“自然界”和“精神”进而回到自身的过程,就是人类历史实现自由的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正确揭示就是真理。“黑格尔体系的全部教条内容就被宣布为绝对真理,这同他那消除一切教条东西的辩证方法是矛盾的”。


02

以“感性在先”取代“逻辑在先”:

费尔巴哈何以重新陷入形而上学


在黑格尔哲学彻底解体的过程中,反对现实宗教这一斗争的实践呼唤唯物主义哲学的出场。费尔巴哈以“自然-感性先在性”取代“逻辑先在性”来把握世界,首次从黑格尔哲学外部打破其哲学体系,“直截了当地使唯物主义重新登上王座”。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仅仅诉诸人的自然属性去解读人的本质,认为人的自然属性集中体现在人具有合理利己主义的感性需求,进而他对此进行了高度抽象(感性直观),认为人的本质体现为人的情感,而这一情感的最高表现就是能够带来合理利己这一目的的“爱的宗教”,它完全能够避免由基督教信仰所招致的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进而实现人的解放。但是,因为费尔巴哈不了解社会的本质,所以其哲学缺失了社会历史实践视野,纵使他在自然观上彰显了唯物主义的原则,这种缺失决定了他不可能将其贯彻到底,最终仍然陷入抽象形而上学的泥淖,无法找到实现人的理想的现实道路,这在其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中鲜明地表现出来。


第一,费尔巴哈在宗教哲学与历史观上依然陷入了抽象形而上学。“按照费尔巴哈的看法,宗教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基督教的产生正是因为它未能体现人的上述本性,进而实现了人的本质异化的结果,因此费尔巴哈才认为神的神性就是人的人性自我异化的结果,而这一人的本质异化的结果,才构成现实中人的不自由的深层根源,由此费尔巴哈认为要实现人的自由,当然就必须要扬弃基督教。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宗教哲学存在着如下内在矛盾:一方面,按照费尔巴哈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另一方面,宗教的产生只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可能随时消失,到那时它的影响也将迅速降低,而“爱情和友谊的实践并不会发生丝毫变化”。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之所以是站不住脚的,源自他没有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状况去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他虽然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但是无法真正揭示这种联系,而是试图“把这些关系看做新的、真正的宗教”。但宗教与唯物主义是根本不能相容的。


第二,费尔巴哈基于抽象人性的道德观依然陷入“逻辑在先”这一形而上学思维。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所谈的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是人的虚幻的反映。恩格斯指出,这个神本身实际上“是长期的抽象过程的产物,是以前的许多部落神和民族神集中起来的精华”,而被反映为这个神的人也不是一个现实的人,这个人“同样是许多现实的人的精华,是抽象的人,因而本身又是一个思想上的形象”。因此,费尔巴哈尽管是从肯定感性和现实出发去建构新哲学的,但结果却背离了其初衷,“一谈到人们之间纯粹的性关系以外的某种关系”,他对人的理解就陷入了抽象。


陷入抽象形而上学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直接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支撑,使得人们停留于美文学的词句而不去追问科学的知识,仅仅“主张靠‘爱’来实现人类的解放,而不主张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因而极大阻碍了蓬勃兴起的无产阶级运动。


费尔巴哈以“感性在先”取代“逻辑在先”,也只能停留于把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简单地抛在一边,而不能用真正的科学理论扬弃它,其结果当然就无法实现时代的要求,这就要求新哲学“批判地消灭它的形式,但是要救出通过这个形式获得的新内容”,而现实的革命实践也必然会将费尔巴哈哲学彻底抛弃。超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显然就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以黑格尔概念辩证法为代表的传统形而上学进行彻底改造的关键环节。


03

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性改造

与马克思哲学变革


恩格斯认为,哲学史上各种哲学流派理论上的异质性,根本上取决于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变革,表现在它突出强调在劳动发展史中寻找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突出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指出哲学植根于它所产生的时代,思维方式的变化源自现实生产力水平发展进步的要求。第一,哲学基本问题意识的萌发及其在近代哲学中的凸显,以及“逻辑在先”思维方式的最初确立,均源自愚昧时代落后的现实生产力状况。第二,推动哲学进步的力量来自“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而不是纯粹的思想力量。具体来说,形而上学的产生源自自然科学本身的局限,唯物辩证法的出场则是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步的结果。所以,无论是黑格尔哲学,还是费尔巴哈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其深层根源都在于德国当时生产力的不充分发展。


第二个方面,宗教、国家等意识形态状况是经济关系状况的直接反映。恩格斯指出,现代历史表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 国家独立于社会的表现就是产生另外的意识形态,也即反映经济事实的“法律形式”,而哲学和宗教,则是作为更加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而存在。它们自身的不断发展,尽管表面上是以独立的形式服从自身规律,但实际上依然是对现实经济关系发展的反映。因此,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宗教,其内容的变化也是“由造成这种变化的人们的阶级关系即经济关系引起的”。


第三个方面,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超越,还表现在它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做出了彻底的可知论的回答,首次在认识论上确立了实践标准。第一,在哲学史上产生重要作用的休谟哲学和康德哲学等哲学流派,认为思维不能认识或不能彻底认识世界。第二,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大多数哲学家尽管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但是,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实际上体现为对现实世界的思想内容的认识,也即思维所认识的实际上是“思想内容的内容”。因此,恩格斯明确指出,黑格尔无法真正驳倒不可知论,而只有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真正驳斥了不可知论,“对这些以及其他一切哲学上的怪论的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实践,即实验和工业。”


第四个方面,进一步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层面揭示了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第一,恩格斯指出,社会发展史和自然发展史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第二,揭示人民群众及其领袖(伟大人物)的动机背后的真正历史动力,是揭示社会发展规律的关键。现时代人们行动的历史动因和自己的结果的联系已经简化了,直接表现为阶级斗争和阶级之间的利益冲突构成现代历史的动力,因而只有基于社会物质条件的角度才能科学揭示历史的真正动力。第三,恩格斯进一步指出,阶级的起源和发展则是由于纯粹的经济原因,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要化解近代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必须通过改变生产方式也即社会主义革命来完成。



注:本文转载自《科学社会主义》2021年第3期




上一篇:清华思客 | 胡山鹰 陈定江 金涌:我国生态工业发展和前景

下一篇:清华思客 | 朱岩 杨灵 毕得:在推动自主创新过程中,建设中国完备的技术资本市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