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参赛
清华思客
清华思客|倪博闻:以优良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本文字数:4430字

阅读时间:15分钟



2021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是我们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从现实性的角度来说,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其实是统一的。所谓传统,指的就是过去流传下来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党的优良传统想要发挥作用,就不能沉寂在“遗迹”中、停留在纸面上,而是要转化为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在日常的思想和行动上。尤其是年轻干部,更要努力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自觉加强作风建设,培育优良作风。

然而,什么才是优良作风,这并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风”这个概念给人感觉就是一个“虚”的东西,它好像看不见,摸不着,无影无踪。但其实,“风”是可以实实在在地发挥作用的,它影响着人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关系到千千万万人的体验和感受,这种“风”就是民风。中国古代很早就将民风视作社会的根基,视为政治得失的晴雨表,要求统治者主动了解民风。相传周朝就曾设立过采诗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其后东汉应劭所作的《风俗通义》更是记录了大量民间风俗,在序中他说:“为政之要,辩风正俗,最其上也。”同时,古人也很早就意识到,要想转变社会风气,首先需要上位者要做出改变,于是有了“风行于上,俗成于下”的说法。中国传统文化中要求统治者勤俭节约、勤政爱民,就是希望通过上层的良好作风带动整个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自成立以来始终重视对自身作风的建设。早在井冈山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就形成了注重调查研究、紧密依靠群众的优良作风,带动了苏区的良好风气。如实行官兵平等这一条,使俘虏兵都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这也使得红军战士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能够保持革命热情,坚持斗争。在延安时期,共产党人又将艰苦奋斗的作风发扬光大,使得延安成为了先进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而同时期的国民党政府则是生活腐化、贪墨横行,这才有了毛泽东“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的论断。不仅如此,延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还探索了集中整顿作风的模式,这就是延安整风运动:通过自上而下的学习教育,集中反对了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不良风气,形成了“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通过整风运动,实现了党内的空前团结,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革命即将胜利、党即将在全国执政之际,毛泽东同志又对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尤其是“艰苦奋斗”的要求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也一直被强调。可以说,对自身作风的严格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色,贯穿于党的各个历史时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下大力气常抓不懈。我们所熟知的、对我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八项规定”,其主题就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之后开展的第一次教育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重要内容就是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四风”。随后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也是为了解决作风“不严不实”的问题。通过持之以恒抓作风建设,不仅实现了党风政风的明显好转,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同时带来了社风民风的显著改善,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实践充分证明,作风建设不仅仅是党自身的事情,还是关系到党能否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我们党作为一个在中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作为年轻干部,更应该要严格按照总书记的要求,自觉加强作风建设,以此来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




培育优良作风,应当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反对主观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主题,我们党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作为年轻干部,必须要在学懂弄通做实这一理论创新成果上下足功夫。然而,当下一些党员对于创新理论的学习还存在主观主义的问题,表现为为了学习而学习,或者说,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学习。这种学习态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视为“本本”,而不是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其结果,无论是干事创业的思维方式,还是立身处世的精神追求,都没有及时更新、跟上时代需要,造成了“身体进入新时代,思想停在过去时”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因此,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树立实事求是的学风,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既要学习理论,掌握思想真谛,努力改造思维方式和精神世界,又要用理论指导现实,把工作和职责摆进去,从而创造性地将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培育优良作风,应当树立严谨求实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作风建设方面最着力反对的不良风气当属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其中形式主义指的是过分注重形式、不重视甚至忽视内容的风气,官僚主义指的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习气,而这两者很多时候是相伴相生的:由于个别领导干部身上存在的官僚主义,催生了工作中的形式主义;而上级的形式主义经下级有意或无意地放大,会导致更严重的形式主义,最终给基层工作造成恶劣影响。比如,在落实工作时仅仅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并不考虑当地的实际;在布置工作时表格满天飞,动辄搞考核通报排名,增加基层负担;在指导检查工作时热衷于走过场、习惯于“被安排”。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归根到底在于作风不严不实,在开展工作时更多考虑的是把上级任务“应付好”而不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在遇到问题时想的更多的是把责任撇清而不是把问题解决。这种形式主义不仅增加了基层的负担,而且不利于上级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部署,最终导致群众的正常需求被漠视、实际困难无法解决。就笔者个人在基层挂职的体会而论,如果不在雨天下地,就不了解一段水泥的生产路对群众有多重要;如果不在旱田体验一次浇地,就不理解一口机井对群众有多宝贵;如果不去群众家里多待待,就不能体会为何看似数额不大的补贴竟然是一些家庭的救命钱。因此,作为年轻干部,就应当自觉培养严谨求实的作风,踏踏实实了解基层情况,认认真真对待群众需求,真正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培育优良作风,应当树立贴近群众的作风,反对官僚主义。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说法——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我们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有时候我们对这种表述的理解容易存在偏差,误认为这条道路是先验地存在着的,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找到、发现这条道路即可。然而,真理不会从天而降,道路也不是先验存在的,而是党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进各项事业的过程中逐渐探索出来的,是实践得来的。也就是说,不是先有了这么一条道路所以人民群众才愿意跟我们走,而是先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开辟出正确的道路。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承担起领导人民的重任,之所以能够赢得人民的支持和拥护,靠的就是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的优良作风。在革命时期,我们党就将“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等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列入“八项注意”,是因为这些“小事”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干部离群众最近,群众看我们党,首先就看基层干部。”作为年轻干部,特别是在基层一线直接与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年轻干部,更要从思想深处重视人民群众,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时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努力与群众打成一片。以笔者在基层工作接触到的群众为例,虽然他们普遍穿着简单质朴,脚上沾满鸡粪,手上也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但他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当地贡献了一批批优质蔬菜,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保障着社会的稳定,他们无愧为社会的中坚、乡村的脊梁。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就应当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培育优良作风,应当树立艰苦奋斗的作风,反对享乐主义。不少人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再强调艰苦奋斗有些过时了。也有人认为,不同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是个人的小事,组织上没必要管,也管不着。但实际上,生活作风从来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到党风的大事。如果说纪律建设是对党员干部的外在刚性约束,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内在精神追求,那么作风则是精神追求的外在表现,而生活作风表现得尤为显著。现实中我们曾经看到,一些领导干部片面追求个人享乐,陶醉于吃喝玩乐的物质享受,痴迷于珠宝书画等所谓“雅好”,一旦自己的正常收入难以满足这些需求,无孔不入的外部“围猎”就会发挥作用,最终走上了贪污腐败的道路,滑向了违纪违法的深渊。即使没有越过法纪的红线,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我们在物质方面追求的多了,工作上的干劲就少了;考虑自身需求多了,与群众距离就远了。因此,作为年轻干部,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不仅要甘于“艰苦”,力戒奢靡,培育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还要勇于“奋斗”,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留下许党报国的奋斗足迹。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菏泽考察时召开座谈会,在会上他念了这样一幅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作为年轻干部,既要按照上联的要求,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培育优良作风,又要不负下联的嘱托,时刻牢记“自己也是百姓”,牢牢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如此才能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上一篇:清华思客|李成旺:作为具体生产辩证法的历史唯物主义

下一篇:清华思客 | 龙俊:离婚冷静期与离婚自由关系辨析

返回列表